欢迎您访问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蓝海学术沙龙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六期“蓝海学术沙龙”:氧气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时间:2023-11-23浏览:77设置

氧气是地球宜居性的关键要素之一,氧循环也与碳循环通过光合/呼吸作用紧密耦合,是地球系统中的重要物质循环。20231122日下午,由颜余真教授发起和召集,以“氧气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主题的第六期蓝海学术沙龙在海洋楼B200会议室顺利举办。汪品先院士、孙湘君教授等20余名师生现场参会,学术沙龙由颜余真教授主持。

 

学术沙龙上半场聚焦海洋中的溶解氧。周晓理副教授首先以“中中新世太平洋中深层海水氧含量变化”为题,介绍了近期其课题组利用I/Ca比值这一新的氧化还原指标重建中中新世太平洋中深层水溶解氧的最新研究进展。卢婉仪教授以“Reconstructing the oxygen depth profile in the Arabian Sea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为题,详细介绍了基于两种不同方法重建的末次冰期阿拉伯海缺氧区在垂向空间上的变化。

 

随后,博士研究生董珂(导师:贾国东教授)以“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古海洋深水含氧变化的初步工作”为题,介绍了能够反映溶解氧变化的有机地化新指标,并展示了课题组取得的初步数据。

 


 

五分钟茶歇之后,学术沙龙进入下半场,研究的视角从水圈转向大气圈、生物圈。

 

颜余真教授以“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氧气浓度变化及调控机制”为题,介绍了大气氧气浓度在短时间尺度(数十年)、长时间尺度(更新世)、以及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变化,并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上控制大气氧气浓度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最后,程仲景博士以“冰期大陆架植被分布与陆地碳库”为题,介绍了冰期-间冰期碳循环、氧循环演变当中不确定性最大的组分——陆地生态圈碳储库的变化。

 


 

在讨论环节,汪品先院士、贾国东教授、黄恩清教授就地球系统中碳循环与氧循环的耦合、不同海洋过程对溶解氧气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本次沙龙汇集了我室不同方向(古海洋学、有机地球化学、冰芯科学、古生态学)学者进行报告,充分体现了“蓝海学术沙龙”服务于实验室不同学科之间凝聚科学问题共识、提炼前沿研究课题的举办宗旨。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沙龙的五名报告人均为青年学者,包括一名在站博士后(程仲景)、一名在读博士(董珂),彰显出“蓝海学术沙龙”支撑青年科研人员开展成果分享和思维碰撞的价值。

 

撰稿:颜余真

编辑:高小丰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