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16日,由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 “面向2023年后大洋钻探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来自国内40余家单位200多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目前,国际上正在积极组织研讨制定2023年后国际大洋钻探的科学计划,中国参加大洋钻探20余年来,投入逐步增加,特别是近5年来取得了突出成绩,已成为国际大洋钻探的重要成员,理应在新十年科学计划制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凝聚共识,讨论我国科学家参加2023年后大洋钻探的科学计划和深海科技战略,在新科学计划制定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组织召开此次研讨会。
在8月15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苏海红副司长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叶建良局长分别致辞。侯增谦副主任对我国参与大洋钻探20余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继续大力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这项地球科学领域举足轻重的国际大科学计划。苏海红副司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回顾了我国参加大洋钻探以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叶建良局长在会上表示,该局将在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领导下,承担平台运行与管理的工作,组织实施IODP航次。同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也将负责正在设计建造的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的运行工作,该船建成后也将投入部分船时为国际大洋钻探服务。
据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翦知湣教授介绍,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经多次讨论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2019-2023年阶段成为IODP的第4个“平台提供者”,自主组织实施航次,建设运行IODP第四个国际岩芯实验室,上述工作正在科技部等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在会上,来自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代表也分别介绍了国际上组织研讨2023年后大洋钻探科学计划的最新进展。
与会专家围绕“气候与环境演变”、“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岩石圈与深部”、“生物圈前沿”和“平台运行与管理”五个专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在回顾IODP最新进展的同时,也对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参加大洋钻探一线工作的科学家与青年学者们畅谈中国大洋钻探的未来发展大计,针对2023年后国际大洋钻探科学计划的制定提出诸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将在会后汇总,在9月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提出,为制定国际科学计划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在会上畅谈大洋钻探与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汪品先院士分析了大洋钻探面临的形势:“一钻定天下”的机会已大幅度减少;“一家当老板”的时代已经基本过去;“单打一手段”的模式已经显露弱点。汪品先院士指出中国海洋学界要团结起来,全国一盘棋,发挥海陆结合的优势,将陆地地质的长期积累,和国际深海地质相结合,主攻重大科学问题,在未来国际大洋钻探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青年是未来大洋钻探的主力军,此次会议还特别安排了8位青年科学家在大会发言,他们分享了各自参与IODP研究的经历和收获,以及个人在今后大洋钻探计划中的发展规划,精彩的报告获得阵阵掌声。中国参加大洋钻探20年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较高水平和国际视野的深海科技研究队伍,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这为中国在未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