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蓝海论坛内容

“低纬西太平洋水热循环的岁差辐射驱动”:东亚季风的水塔在哪? ——第47期蓝海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2-11-08浏览:89设置

114日上午,第47期蓝海论坛成功举办,本期论坛邀请翦知湣教授以低纬西太平洋水热循环的岁差辐射驱动为题作了精彩报告。本次蓝海论坛线上线下同时举办,汪品先院士、孙湘君教授等近百名学院师生现场参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等近四百人线上参会,报告会由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志飞教授主持。

翦老师从现代全球变暖与上层海洋热含量变化出发,介绍了低纬西太平洋上层海水热含量变化的重要意义,并重点介绍了研究团队通过近二十年来的积累,近年来在NaturePNAS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西太平洋暖池上层水体温度的轨道驱动变化规律和动力机制。

翦老师团队利用海洋沉积记录和有孔虫地球化学指标手段,通过整合现有的数十个站位数据,发现表层海水温度变化以10万年冰期间冰期旋回为主,而温跃层海水温度则以显著的2万年岁差周期为特征;进而从海洋热量角度,建立计算方式,利用海表混合层和温跃层温度,重建近36万年来暖池区上层200米海水的热含量变化。

翦老师进一步指出,太平洋南、北温差所调控的经向温跃层环流圈,是岁差周期上暖池区温跃层海水变化的来源,而在南、北半球温跃层环流圈交汇的十字路口,赤道西太平洋附近温跃层海水受南北半球的岁差共同影响而产生了半岁差周期,全新世温跃层海水温度在早全新世与中全新世呈现双峰型变暖特征,分别对应于不同季节的岁差辐射量变化(即夏至点岁差、秋分点岁差)。

最近,其研究团队综合利用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及表层海水氧同位素的地质重建和模拟结果,发现岁差周期上暖池上层海水热含量的变化可以显著调控海洋至陆地的季风水汽传输、放大暖池区表层海水与东亚季风降雨的氧同位素分馏效应,首次从能量学角度阐释了海陆水循环的动力联系,为气候演变的低纬驱动假说提供关键支撑。

 报告最后,翦老师还介绍了未来工作重点,强调了上新世暖期海洋热含量研究的重要意义、上层海洋热含量变化与古台风的关系以及冷水珊瑚在重建深层海水热含量变化方面的潜力。

上述报告内容丰富精彩,引起大家浓厚兴趣,引发线下线上热烈讨论。最后,汪品先院士总结发言,以翦老师所从事的海洋的能量变化及海陆差异研究为例,寄语广大师生求真务实,要聚焦科学前沿、打开研究视野、综合多学科手段,不断进取,探索气候演变机制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根本之道。


 

撰稿:王星星

摄影:温廷宇

编辑:高小丰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