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海洋楼一楼报告厅举办第四期蓝海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邀请八位今年新进博士后为大家做主题为“地球表层的碳循环—从沉积到海洋”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党皓文副教授主持。
沙龙上半场的四个报告,主要围绕地表硬岩及其风化的碳循环过程。
蔡迪博士采用水化学方法估算岩石风化过程中的CO2消耗量,通过不同环境下镁同位素分馏实验,明确了大陆风化过程中阳离子交换反应过程对碳循环过程的重要调控作用。
赵世杰博士围绕碳酸盐胶结物这一深部—浅部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纵横向对比,总结出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类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李旭博士基于辨析不同类型矿物和不同性质有机质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指出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有机质沉积、保存和生烃演化等碳循环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宋弘喆博士进一步围绕粘土矿物/有机碳复合体识别和表征的难点,指出通过TEM-EELS技术表征的粘土复合体微观结构在海源和陆源碳埋藏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前景。
简短的茶歇后,学术沙龙继续进行下半场,聚焦从陆到海的碳循环过程及其地史演变。
Aadil Bhat博士通过系统研究喜马拉雅西部印度河上游流域化学风化强度以及流域河水内DOM和氮元素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化学风化对河流水化学以及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意义。
杜金龙博士针对晚中新世大洋碳位移事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风化输入和C4植被扩张的影响,揭示构造尺度上陆—海碳收支对海洋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田俐萍博士通过GDGTs这一生物标志物对热带—南亚热带季风区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环境进行了定量化重建,明确了中国南方第四纪古气候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区域植被演变的潜在影响。
马瑞罡博士采用化石记录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始新世—渐新世颗石藻的形态演化和驱动机制,阐释了超微浮游藻类混合营养模式对海洋水体条件和碳循环演变的重要指示意义。
围绕“碳循环”这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重大现实价值的科学议题,八位新进博士后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碳循环”相关研究的视野和进展。刘志飞、俞恂、周晓理、黄湘通等近40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沙龙,针对从陆地到海洋的碳循环过程及其演变展开了热烈讨论。
近期连续举办的“蓝海论坛”、系列“蓝海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极大地活跃了国重室的学术气氛,同时为新进研究人员提供了分享和展示自己学术成果和工作方向的平台,有望推进实验室多个学科方向之间的互补交叉和深度合作。
撰稿:李 旭
编辑:高小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