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南海,践行“一带一路” ——第16届“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时间:2023-11-13浏览:105

  金秋时节,同济大学校园迎来今年初疫情解封以来现场参加国别最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6“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23116-7日在海洋楼成功召开。来自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度、缅甸、瑞士、以及国内同济大学等多家单位30余位学者,聚会在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讨南海河流沉积物源汇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会议由同济大学和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共同主办,同济大学刘志飞教授负责召集。汪品先院士出席,海洋学院李江涛书记致欢迎词。


1 16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2023116-7日,同济大学)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是世界上接收河流沉积物最多的半封闭海盆。南海周边发育多样的地质构造作用,受到多种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影响。巨量的河流沉积物输入、频繁的快速气候变化、以及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影响,使得南海成为开展河流沉积物从源到汇搬运过程及其对快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研究的理想海区。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IOC/WESTPAC)启动了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项目(2008-2025由同济大学主持。该项目自创建之初就在同济大学连续召开两届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第12008年、第22009年),之后的第3届至第12届分别在南海周边其他国家轮流召开,包括:第32010年菲律宾、第42011年泰国、第52012年印度尼西亚、第62013年马来西亚、第72014年马来西亚、第82015年越南、第92016年泰国、第102017年印度尼西亚、第112018年柬埔寨、第122019年菲律宾。受疫情影响,第13届(2020年)、第14届(2021年)、以及第15届(2022年)转为线上会议。这些均由同济大学共同主办。今年的第16届会议重返同济大学。


2 1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20081127-29日,同济大学)


  会议召集人刘志飞在开幕致词环节回顾了这个南海国际团队16年来取得的成就,不仅系统调查了南海周边全部河流沉积物,发表迄今影响最大的南海沉积物科研成果,还对南海周边国家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会议主体由学术报告和讨论组成,来自菲律宾大学、越南石油研究所、孟加拉国杰索尔科技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印度统计研究所、印度本地治里大学、以及国内的南方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学者奉献了23个精彩的学术报告,主题涉及南海及南边陆地的风化剥蚀、源汇过程、地球化学指标、气候变化、以及流域演变等。在会议的讨论环节,与会者共同规划越南湄公河至南海南部深海、菲律宾卡加延河至南海北部深海的沉积源汇过程观测计划,并讨论南海周边第二轮河流沉积物采样、人才培养、互访交流等研究展望。刘志飞及与会者共同感慨到,“南海河流沉积物”十六年来的合作研究,涵盖了南海周边全部国家30余个研究机构的长期交流与合作,犹如南海“大家庭”,情结南海,是践行“一带一路”的优秀代表。


3 讨论会现场

4 部分专家代表参观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临港)


撰稿:崔丽娜

审校:张 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