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室联合亚洲十国签署南海合作“卡朗桑邦宣言”

时间:2024-12-13浏览:42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IOC/WESTPAC)“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加布棉卡朗桑邦(KarangsambungKebumen)成功召开了第17届“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20241125-26日)。期间,我室联合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BRIN)、菲律宾大学、越南胡志明国家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孟加拉国杰索尔科技大学、印度统计研究所等参会的亚洲十国高校和研究院所,共同签署南海科学合作“卡朗桑邦宣言”(Karangsambung Declaration)。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是世界上接收河流沉积物最多的半封闭海盆。南海周边发育多样的地质构造作用,受到多种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影响。巨量的河流沉积物输入、频繁的快速气候变化、以及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影响,使得南海成为开展河流沉积物从源到汇搬运过程及其对快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研究的理想海区。为此, IOC/WESTPAC2008年启动了“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项目成员来自东南亚和南亚多数国家,由我室主持。该项目聚集南海周边全部国家的海洋科学家,取得了迄今影响最大的南海沉积物科研成果,并自创建伊始就在南海国家间轮流举办年度国际学术讨论会。今年召开的第17届讨论会选择素有“爪哇大地母亲”(The Mother Earth of Java)之称的加布棉世界地质公园(Kebumen Geopark)召开,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度、以及中国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与会专家充分认识到河流沉积物对南海海洋科学研究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加强该领域合作对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性,在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和同济大学的提议下,来自这十国的10所高校和研究院所代表签署南海科学合作“卡朗桑邦宣言”。郑重承诺:(1)加强合作研究:促进理解河流沉积物对海洋尤其是对南海贡献的跨学科和国际合作研究;(2)提升能力建设:提高各方研究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和研究机构的知识交流、项目培训和技术支持等能力建设;(3)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标水下生命、可持续利用和海洋健康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4)实施年度行动计划:制定可行策略实现共同年度目标。宣言的签署是在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地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海洋地质测绘中心主任、以及加布棉政府首脑的见证下,于加布棉政府大楼会议室郑重完成。

 “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负责人我室刘志飞博士在“卡朗桑邦宣言”签约仪式发言中指出,南海周边各国是一个大家庭,过去十多年取得的沉积物合作成果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相信以此宣言签署为新的契机,大家将更紧密地将南海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地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宣言签署见证人Iwan Setiawan博士在发言中说到,开展海洋科学合作包括南海合作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需求,国家研究创新署将继续支持这项十分有意义的事业。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地球与海洋研究机构负责人Ocky Karna Radjasa博士,在第17届讨论会开幕致词中强调,南海正在经历复杂的沉积过程和多样化的环境变化,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了解这些区域甚至全球环境变化,印度尼西亚非常支持和欢迎该领域的合作研究。

南海合作“卡朗桑邦宣言”的签署,正值印度尼西亚Prabowo Subianto总统成功访华(2024118-10日)之际。习近平主席与Prabowo Subianto总统在举行亲切会谈后,两国就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命运共同体建设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将共同致力打造更多海上合作亮点,包括在两国主张重叠海域开展共同开发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同济大学长期聚焦南海海洋科学和全球变化的国际合作研究,此次联手亚洲十国签署的南海合作“卡朗桑邦宣言”,是新时期实践南海命运共同体、“全球南方”和“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


南海合作“卡朗桑邦宣言”签约合影(2024/11/26KarangsambungKebumen


南海合作“卡朗桑邦宣言”签约现场(2024/11/26KarangsambungKebumen


17届“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2024/11/25-26)合影


17届“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野外考察合影(2024/11/26



新华社1212日通稿

我国携手南海周边国家完成对160多条入海河流的沉积物采样

www.news.cn/politics/20241212/b945dd4a86f14fb6aaa6eac7bff8bf4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