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度流域的地形和气候控制区域风化:海洋地质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王是君最新成果在《GPC》发表

时间:2025-05-06浏览:19

近期国际知名地学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以“Climate and topography controls on chemical weathering in Changjiang River Basin”为题,在线发表我室博士生王是君的研究成果,揭示流域高坡度区地形和气候控制长江各支流沉积物化学风化程度。

大陆硅酸盐风化是地表重要的碳汇,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有重要意义。研究流域尺度的化学风化程度和影响因素,有利于理解大陆风化的内在机制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联系。然而,大河流域构造及地形条件复杂,既有陡峭的山区,也有广阔平坦的平原,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有明显差异。如何量化大型流域的环境参数,科学评估流域内环境参数与风化程度的关系,是流域尺度风化研究的一个难点。

该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计算了长江各支流沉积物的化学蚀变指数CIA,探究各支流地形和气候等环境因素对沉积物CIA的影响。前人研究表明长江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上游山区,因此该研究提取了长江流域内坡度大于(长江流域平均坡度)的高坡度区域,将其定义为沉积物的主要供应区(图1)。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长江各支流高坡度区内的气候(温度和降雨)和地形(海拔和坡度)参数平均值,及各支流整个流域内气候和地形的参数平均值。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算法得到的环境参数平均值与沉积物CIA的相关性,该研究发现高坡度区各环境参数与CIA的相关性更好(图2),这表明沉积物CIA表征的流域化学风化可能主要发生在构造活跃的山区。海拔、坡度及剥蚀速率和CIA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较高的海拔和坡度会促进物理侵蚀,进而对沉积物的化学风化产生抑制作用。温度与降水和CIA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温暖潮湿的气候会促进沉积物的化学风化。此外,过高的降水条件下,降水对CIA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可能是高坡度区的温度敏感性和土壤水分可用性的限制。

1 长江主要支流流域的高坡度区

2 各支流沉积物CIA和整个流域(a, c, e, g)及高坡度区(b, d, f, h)环境参数的相关性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我室博士生王是君,通讯作者为李超副教授,合作者包括杨守业教授、Nicholas Ng博士和博士生段知非。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5.10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