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第一期“蓝海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时间:2022-02-18浏览:269

为加强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内部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自本学期起,发起以实验室“气候变化热带驱动”和“西太平洋地质演变”两大学术主题为主要内容的多学科交叉,具基础和前沿特色的专题系列研讨活动——蓝海学术沙龙。217日下午,实验室成功举办了以南海碳循环演变为主题的第一期蓝海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由汪品先院士发起、翦知湣教授召集,四十余位师生济济一堂,跨越新生代以来和冰期旋回等不同时间尺度、热带植被和岛弧风化等不同关键要素,从南海出发共话低纬海洋碳循环的全球意义。

沙龙首先由汪品先院士做主旨报告:南海碳循环的全球气候效应。汪老师从新生代气候变冷格局讲起,引述曾甚嚣尘上的环南极洋流假说、高原隆升假说的缺陷,指出真正关键的要素,一是海洋生源储碳,一是低纬碰撞带的化学风化。继而通过纵览显生宙历史,汪老师深入阐述了这两个新课题。

海洋生源储碳,应着重关注热带雨林、特别是红树林的储碳功能,从南海南部的海洋性大陆,到西非刚果河、南美亚马逊河流域,低纬雨林和海岸带红树林在构造和轨道尺度的全球碳循环演变中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硅酸岩的风化会消耗大气CO2,这一论点毋庸置疑,但只有当洋—陆碰撞造就的基性硅酸岩发育在水循环最集中的低纬度地区,才是CO2消耗强化、全球气候变冷的关键所在,因而晚新生代东南亚海洋性大陆的不断增长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冷的一个主因。

报告结尾,汪老师也展望了未来工作,从巽他陆架出发再向南去,开展钻探和古环境重建,结合数值模拟检验,验证热带红树林和低纬碰撞带风化在碳循环和气候演变中的全球性意义。

围绕汪老师的主旨报告,程仲景等就海岸线长度与河口范围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红树林的定量碳埋葬效率、南海和西太平洋已有钻探成果的再解释、造山与生物圈光合—呼吸效率平衡等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探讨。

戴璐展示了冰期古巽他河流域植被特征的最新孢粉记录;黄恩清汇报了冰期海洋性大陆上可能存在稀树草原走廊的指标记录和气候条件;马文涛报告了将已有数值模型升级、加入岩石风化和潮间带有机碳等过程的前景;杜金龙和李科两位博士研究生分别展示了向耦合模型中加入陆源营养模块的碳循环效应、中新世以来南海深部通风与碳储存的关键事件等最新进展;刘志飞老师从晶体结构、微观过程、试验检验等多个角度综述了粘土矿物对海洋有机碳的固碳作用。

从岩石风化的贡献者和具体过程,到红树花粉的传播距离;从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到矿物与有机碳的链接,结合上述报告,讨论不断深入。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拓宽了相关具体研究的广度、加深了相关科学问题的思考深度。汪老师最后指出,任何一个具体的课题,最终都应该着眼到“全球性重大问题”和“根本性基础过程”的水平上去;唯如此,才是真正有质量的研究。

翦知湣老师概括这一期的讨论涵盖两个题目:一是新生代气候演变、引出碳循环的重要性,二是南海本身的碳循环过程、再扩展到整个低纬区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融入这些思考,与具体的研究区域、关键过程以及时间尺度相联系,考察热带植被与低纬风化的作用,探索海洋碳汇的基本机制问题。

最后,汪老师总结指出,发起“蓝海学术沙龙”,是因为一个科研机构真正的学术高点在于高水平的深度学术交流,而不应该只是计算发表文章的数量和期刊名称。对海洋地质国重室而言,一定要做到多学科方向交织,特别是把一线试验观测、数值模拟检验、全球性研究视野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汪老师殷切地寄望,“中国学派”的建立殊非坦途,然而真理也许唯一、但走向真理的道路不止一条。科学研究首要在于瞄准方向,思考的深入、观点的碰撞有时可能比确凿的证据更为重要。

 

撰稿:党皓文

编辑:高小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