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沪”同济,抗疫力行,同济海洋一直在行动

时间:2022-05-06浏览:553

今年年初,上海零星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并得到有效控制,但进入3月以后因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极强,导致新冠疫情在社区快速传播。39日,学校彰武路校区发现一名密接,学校闭环管理三天后进入准封闭管理,331日校园内发现首例核酸检测异常,全校进入封闭状态。自39日以来,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江涛、院长翦知湣、分管教学副院长刘玉柱、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孙烨忱以及曾翔、陈琼等十几位老师一直坚守学院,期间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志飞和张钊、李超、高小丰、杨群慧等老师进校加强了疫情期间的保障力量,其他教职工采用线上教学、线上会议等居家办公方式,共同保障学院抗疫、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平稳运行。




4月初,由于疫情扩散加快,学校各楼宇全部进行封闭管理,校内师生足不出户,所有物资和饮食由学校统一安排工作人员配送。海洋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承担为西北一楼宿舍800多名学生配送三餐及各项必需物资的任务。尽管任务量艰巨且四月的上海天气已日趋炎热,海洋学院留守师生和物业员工克服困难,穿戴好防护服和口罩,严格遵守学校防疫规定准时出发,确保学生的一日三餐及时送达。工作初期,只有小推车运输,运量有限,一顿饭需要往返3-4次,好几次遇上下雨,尽管大家都被淋湿,仍按时将餐食送到同学手上。后期为了加快速度,将饭菜及时地送到同学手上,学院想办法将一辆商务车改装为送餐车,大大提高了效率。送餐虽然辛苦,但每每听到同学们一声声“谢谢老师”,大家刚从二楼食堂搬运800多份盒饭的辛苦、淌下的汗水、或冒雨淋湿的不适也都瞬间烟消云散。


翦知湣、李江涛、刘志飞、刘玉柱、孙烨忱、曾翔、任发慧、张晓栋、韦海伦、高小丰、张钊、杨群慧、陈琼、张靖雯、涂艳等在为学生送餐

 

校园封控期间,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无疑是所有人最为关心的。海洋学院从严从紧、从细从实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学工办老师王聪慧、刘博文等都一直坚守在学校,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经常忙碌到深夜才能休息。疫情发生以来,学院定期召开线上全院学生防疫工作会,及时传达学校最新疫情防控精神,了解学生的情况,关心每一位学生,解决同学们的实际困难。学院也不断嘱托各位导师、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组内会议或班级会议,教师上课时也要多关心关爱学生,积极指导学生科研进展,与同学们谈心谈话,关心同学们的心理健康。

此次疫情中,海洋学院还承担了城规D楼临时集中隔离点和留学生1号楼临时健康观察点的驻楼任务,为密接学生的临时隔离和外省转运返校学生的健康观察提供服务保障工作,配合学校顺利完成任务。同时,还安排学工老师入驻彰武路校区宿舍楼,负责楼宇学生工作、物资供给分发、就医安排等相关工作。

 

学工老师、导师等召开班级会议、组会


刘博文、李超、王聪慧为学生配送物资

 

同济大学临港基地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数分析室都坐落于此,是学院和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基石。疫情发生以来,分管临港基地的副院长易亮以及袁伟、钟锴、李绘、张玉双、谌微微、张灵敏等60余位师生坚守在此,确保了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留校的师生和物业、后勤员工组成临港基地护校队,共同保障校园平稳运行。疫情期间正逢学生研究生复试、选调生复试等,学院全力保障临港同学面试,努力解决少数民族同学的饮食需求等。校外及本部的老师也牵挂着临港,想方设法购买基地师生紧缺的生活物资及药品,并及时送达。


易亮召开临港基地党员护校队工作会议


临港基地护校队成员开展防疫消杀工作

 

随着防疫任务加剧,工作人员数量紧张。海洋学院还承担起西北片区200名老师们的餐饮、抗原及各类物资的领取和发放。在封控的这一个多月里,学校和我们并不是独自在战斗。学校收到政府、社会、各地校友会捐赠的各种关爱物资,包括矿泉水、泡面、牛奶、饼干、榨菜、苹果、橙子、口罩等等,每次收到物资,都能感受到大家对同济的关心,而领取物资和发放物资的这一活动也给大家寂静的生活平添一份活力。学院工会也积极配合学校工会,为学院教职工发放疫情期间急需的蔬菜大礼包,送上一份关怀。


高小丰、张钊、曾翔、任发慧、韦海伦在为西北片区老师分发物资


教职工收到学校工会发放的蔬菜大礼包

 

海洋学院居家办公的教师们,也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协助所在社区完成物品消杀及分发,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及购买药品等工作,默默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校内教职工共同守“沪”美丽家园。

 

张新兵、李丽、潘柏夷、季福武在社区参加抗疫

 

       最美人间四月天,天蓝草青绿,鸟语花更香,春日虽已辜负,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上海解封指日可待。让我们再等一等这份安静,让上海这座城市重新沸腾!上海加油,同济加油,海洋加油!

 

 

撰稿:高小丰

编辑:拓守廷

视频:温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