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院士再度开讲“科学与文化”课,希望“在科学与文化之间构筑桥梁”

时间:2021-03-12浏览:257

我给同学们讲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3月10日晚,由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主讲的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在四平路校区开讲。这也是时隔4年,在系统性思考科学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汪品先院士再度开讲这门课程。

   

早在2017年,长年奋战在深海科研一线、年逾八旬的汪品先院士主动请缨,推出了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共选修课。他讲授6讲,邀请丁抗和钱旭红两位知名专家各作一讲,目的是引发青年学子对于“科学与文化”二者关系的再认识,启迪、激励年轻人共同深耕校园创新文化土壤,投身科研创新实践。该课程一经推出,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每次未讲先热,场场爆满,不仅吸引了大批同济学子纷至沓来,还有不少教师带着年幼的子女前来听讲。每讲结束后,该课程互动平台上都会收到学生大量的听课感言,反映了同学们对每讲课程内容的认识和思考。

相较4年前,今年开设的“科学与文化”课更具系统性,一共安排8讲,共计16学时,双周三晚7时在四平路校区开讲。8讲均由汪品先院士担纲主讲,主题分别为“科学的产生”“科学与视野”“人类与海洋”“科学与好奇”“创新与教育”“东西方文化”“科学通用语”“地球的未来”,试图以科学家的眼光去探讨文化范畴的题目,包括社会与自然、人类与海洋、东方与西方、继承与变革、科学与宗教等等,力求透过科学的趣味性去琢磨认识论问题,以期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和创新意识,进而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汪品先院士介绍了这门课程的整体讲授思路:第一讲主要是提出一个问题“科学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接下来讨论“科学有用又有趣,‘趣’在哪里”“科学创新,障碍在哪里”,用4讲作分析,2讲作归纳;最后一讲,是将相关思考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

当晚,逸夫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选修这门课的300余名同济本科学子凝神屏息,饶有兴致地静心聆听。

汪品先院士首先回顾了科学传入中国的历史,随后介绍了人类早期的智力活动。他说,人类早期的智力活动含有“艺术、信仰、科学”三种成分,是“三位一体”共同发展。英国巨石阵、埃及金字塔,都是这三者结合的产物。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文理本是同源的。

他还讲述了古文明中的科技早期发展、文艺复兴与现代科学产生等内容。他认为,古文明主要是大河流域的大陆文明,唯独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在各大文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古希腊的海洋文明。科学的产生并不是应用驱动的结果,而是作为一种文化追求,在16世纪伴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而产生。16世纪“地理大发现”,人类进入海洋之后,海洋文明发生飞跃,为科学开辟了道路。现代科学属于海洋文明发展的结果。由此也回应了“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是因为中国缺乏海洋文明的元素”。

“随着四百年来的科学加速发展,以要求论证、要求革命为特色的现代科学,正以空前的速度加快发展,21世纪面临着新的变革,为中国崛起提供了机会。当前我国科学的发展,正处在历史性的黄金时期。华夏文明与现代科学的结合前景辉煌,任重道远。”汪品先院士最后说道,寄望学子。

讲课历时100分钟,汪品先院士精神矍铄,全程激情讲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一张张精心制作的PPT,图文并茂,内容翔实。

汪品先院士曾屡次发出呼吁:“我们有责任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也能长出科学的新芽!”

听完第一讲后,学生感慨良多。学生汪辰锐说:“作为一名典型的理工科学生,我今天最大的感受是:文理本该是一家。这节课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不再认为文化和科学是两个学科,它们本就是一起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我怀着对于科学的敬畏之心和对于汪院士的敬仰之情,急切地盼望着第一堂课的到来。在听课的过程中,汪院士对于科学的阐释和见解,对我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心中对这位前辈又添了一份由衷的敬意。”学生孔灏说。

  

来源:同济大学新闻中心

编辑:朱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