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R-Solid Earth》期刊发表我室薛梅副教授研究成果,揭示南海微地动噪音的成分、来源和传播

时间:2018-11-30浏览:1230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旗舰刊物“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是Nature Index收录期刊,近期发表我室海洋地球物理学与地球动力学团队薛梅副教授学术论文“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eisms in South China Sea: Results From a Combined Data Set of OBSs, Broadband Land Seismic Stations, and a Global Wave Height Model”,揭示南海微地动噪音的成分、来源和传播。

近年来地震背景噪音成像的提出和应用对反演地壳浅层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利用背景噪音成像通常假设噪音源是随机均匀分布的,然而实际上噪音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也不是随机的,其中一个最受关注的噪音源就是微地动(0.05-0.5Hz),它主要受海洋活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利用南海海盆的OBS台站和周边的陆上地震仪记录的数据以及全球浪高模型,利用功率谱密度分析、相关分析和极化分析,对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微地动噪音源进行了定位,对噪音的成分和传播进行了约束。研究结果发现1)全球微地动公共源区对南海微地动的影响很小,南海及周边微地动的源区主要位于附近的海洋;2)南海双频微地动也观测到了分裂,长周期双频微地动的源区靠近中央海盆,而短周期双频微地动的源区靠近台站附近的海域;3)台风影响微地动的源区位置,且对短周期双频微地动影响最大;4)微地动主要由勒夫波和瑞雷波组成。

本文第一作者为我室硕士生肖晗,通讯作者为薛梅副教授。



                                                              

  



1.OBS极化方向的概率分布图。每一个极化圆圈代表了从201251日至2012820111天极化概率的分布,白色的圆线由内到外分别对应0.01 0.10.20.3 0.40.50.6Hz,包括整个微地动频段。颜色表示该极化方向出现的概率,最小分辨率为1°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17JB01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