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science Frontiers发表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蒋宇翔研究成果:微生物碳酸盐岩原位微区U-Pb 测年方法实例研究

时间:2023-11-01浏览:368

20231027日,国际知名地学杂志《Geoscience Frontiers》发表我室博士研究生蒋宇翔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Proterozoic to phanerozoic case studies of laser ablation microanalysis for microbial carbonate U–Pb geochronology”。该研究选取了四种不同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样品,借助飞行时间质谱成像技术进行激光剥蚀U-Pb测年,确定了中元古代至中新世四个微生物碳酸盐岩样品的沉积年龄。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沉积记录代表,也是古代海水地球化学特征及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特征的重要档案。利用微生物碳酸盐岩重建地球古环境演变,首先需要确定其形成时间。目前原位碳酸盐岩U-Pb测年法已广泛用于确定非生物成因碳酸盐岩的沉积年龄,但样品U含量较低、杂质混入以及成岩作用限制了该方法在微生物碳酸盐岩样品的应用。

该研究选取了来自中元古代至中新世的四个微生物碳酸盐岩样品,首先使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进行快速全质谱成像,并生成一系列定量元素地图;将元素地图中高U/Al、高U/Th和低Mn/Sr比的区域作为高U-Pb测年潜力区域,用于之后的原位微区U-Pb同位素点分析,以提高测年实验成功率和数据可靠性(图1)。


1 微生物碳酸盐岩元素成像结果。从左往右分别为样品照片,U/Th比值地图和Mn/Sr比值地图。黄色方框为成像区域,黄色曲线标识区为高U-Pb测年潜力区域。(A)中国中元古代神农架群矿石山组叠层石。(B)中国中元古代神农架群野马河组叠层石。(C)中国寒武纪娄山关群平井组叠层石。(D)奥地利中新世Ritzing组叠层石。

 

在元素地图的指引下,该研究对四个样品中的高U-Pb测年潜力区域进行原位微区U-Pb同位素点分析,得到年龄结果分别为1285.7 ± 58.3/66.6 Ma1233±149/152 Ma502.2±14.6/19.3 Ma14.81±4.72/4.73 MaU-Pb(图2),与各样品相应的地层年代学结果相匹配。


2 微生物碳酸盐岩U-Pb 测年结果。(A)中国中元古代神农架群矿石山组叠层石的U-Pb年龄为1285.7 ± 58.3/66.6 Ma。(B)中国中元古代神农架群野马河组叠层石的U-Pb年龄为1233±149/152 Ma。(C)中国寒武纪娄山关群平井组叠层石的U-Pb年龄为502.2±14.6/19.3 Ma。(D)奥地利中新世Ritzing组叠层石的U-Pb年龄为14.81±4.72/4.73 Ma

 

文章第一作者为我室博士生蒋宇翔,Simon V. Hohl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我室杨守业教授与黄湘通副教授。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RFIS-IIthe stromatolite geochemical archive)等项目(4215061048142176054)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sf.2023.101736